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7天之中橫跨歐亞,正式訪問兩國,出席三場多邊會議,與至少22國領導人舉行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開啟的2014年外交收官之旅行程密集,“份量”十足。
  李克強總理14日將開始年內最後一次出訪——訪問哈薩克斯坦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訪問塞爾維亞並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
  此次哈薩克斯坦之行是李克強上任以來首訪哈薩克斯坦,訪問期間,李克強不僅要出席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還要在兩國企業家委員會活動上致辭,見證兩國簽署約30份合作文件,總金額有望超百億美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石澤認為,除了經濟合作層面將有豐厚成果,此次訪問也將是新形勢下兩國領導人的一次“對錶”。
  他認為,烏克蘭危機,美國宣佈從阿富汗撤軍,伊斯蘭國的出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區形勢,“中哈關係在中國的西部外交當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兩國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政治層面繼續鞏固兩國間互信,加強政治上的互動符合兩國願望兩國利益。”
  在哈薩克斯坦,李克強還將出席上合組織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會上,李克強將從維護穩定、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三個方面闡述中國主張,圍繞互聯互通等提出一系列支持本組織發展的倡議。
  石澤指出,目前中亞國家在烏克蘭危機和國際油價波動下經濟情況不佳,政治安全方面也出現新動向,總的來講不確定的因素增加,但與此同時,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又構成其良好的發展機遇。
  中亞國家本身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處於重要地位,“有說法說中亞是‘一帶一路’的‘先行區’,有的稱其為‘核心區’,我覺得這些稱呼都不為過,因為中亞是中國通向歐洲通向非洲的必經之路,這個地區與我國經濟結構互補,這種互補性是多邊提升合作的動力和基礎,所以這一次會有很多大項目簽署。中國的國際角色已經變化,從貿易國變成投資大國,中國的投資對中亞吸引力很大,而且這個投資優先向‘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傾斜,所以中亞國家迫切希望藉此改善狀況為未來的經濟發展註入活力。”石澤說。
  政治安全方面,“烏克蘭形勢,伊斯蘭國的猖獗包括美國撤軍,地區穩定出現新動向很值得我們關註,所以加強同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安全方面的對話,協調行動,採取一些應急措施,我認為非常必要。”
  石澤認為,李克強將要闡述的關於“改善民生”的中國主張十分值得期待,“我認為這將是一個亮點,註重改善民生很重要,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家實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我們長期以來對外在大型項目上的合作有所促進,此次在民生領域,農業、環保、衛生、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應該值得期許。”
  石澤認為,中國的目的是構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所以這次訪問對於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將提升上合組織的國際地位。
  塞爾維亞是李克強此次密集旅程的第二站。此次訪問既是總理本人首次對塞爾維亞的訪問,也是中國總理28年來首次往訪。訪問期間,李克強將與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總理武契奇分別舉行會見。在貝爾格萊德期間,兩國總理將共同出席中國企業承建的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項目竣工儀式。中塞雙方將簽署涉及金融、投資、質檢、航空、文化、信息產業等領域的政府間協議和商業合同。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孔田平認為,“這次訪問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雙方可能還會有很多合作,中國與塞爾維亞將進一步加強雙邊務實合作。”
  期間李克強還將出席16+1領導人圓桌會議,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式併發表演講,分別會見與會中東歐國家領導人。
  孔田平認為,中國與中東歐的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東歐16國中的11個國家已加入歐盟,另外5國也將加入歐盟視為目標。中國—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可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入發展將有助於加強中歐合作,成為中歐合作的‘重要引擎’。”
  出席在泰國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是李克強此訪最後一站,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主要是陸上東盟國家,多為東盟內部欠發達國家,中國促進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將有助於幫助東盟實現均衡發展。外交部副部長王超介紹,本次會議主題是“致力於實現大湄公河次區域包容、可持續發展”,旨在促進次區域經貿合作和互聯互通,深化域內各國發展伙伴關係,並明確下一步合作方向。(完)  (原標題:李克強2014外交收官之旅橫跨歐亞極具“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j33kjdp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