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鬆濤《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02日08版)
  深圳民間閱讀組織三葉草組織親子閱讀活動。圖片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商報攝影記者韓墨提供。
  22箱從北京寄來的書讓周徹既高興又發愁。
  周徹是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就在最近,他所在的公司收到了全國總工會寄來的書。
  “書剛到,下麵的項目部就都知道了,都來要書,我算了下,還不夠分的。”周徹說。
  沒有多少人知道,一家從事建築施工的公司會如此崇尚閱讀。近13萬冊圖書散佈在該公司幾十個項目上,每個項目都闢出一塊18平方米的地方用作職工書屋。
  在深圳市第七屆十大書香企業的評選中,“職工加油站”、“真人圖書館”、“工會大學校”等與讀書有關的活動讓這家公司名列其中。
  在深圳,讀書不僅僅是個人的事兒,企業也染上了書香。
  2013年在臺灣掛牌上市的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早在1996年就在企業內部開設了一個圖書室。2007年,這家公司的圖書室成為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的分館,藏書達到3萬冊。不僅如此,在公司的新廠區,還有一個流動圖書屋。
  這是一家以生產電風扇為主的企業,每天下班後,流水線上走下來的員工最願意做的事是到公司的圖書館泡上幾小時。
  同樣,在深圳市東北角,另一家企業的員工也在做著類似的事情。
  哲學、社科總論、政治、法律、文學、經濟、歷史地理、自動化技術……在深圳市聯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圖書館里,7萬多冊圖書整齊地碼放在書架上。這個400平方米的圖書館每晚都能迎來200多人次的閱讀瀏覽。
  在深圳,讀書並不僅僅是“讀書人”的事兒。
  1991年,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剛剛在深圳落地,招收一批員工後就遇到了問題。“那個時候,生產線上的工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有的連字都認不全。”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總務部經理鄭世興說。
  不得已,這家公司辦了一個識字班。那時,公司對讀書的理解還僅僅是幫助員工更快地適應工作。很快,公司管理者發現,員工讀書後,公司遇到了新需求。
  “一些喜歡寫作的員工要求成立文學社。”鄭世興說,之後還辦了一份企業內部報紙。白天工作時間,員工們在流水線上纏線圈、焊電路板;業餘時間,員工們在圖書館拿起了筆。
  “有的員工開始對企業生產提意見了。”鄭世興說,沒想到的是,這些意見是針對企業如何減少浪費的。公司一年要做2000萬個馬達,每個馬達都要綁一圈棉線,一個員工提出了最合適的綁線長度,這是公司管理者此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工藝改進。如今,公司每年新增專利100~120項。
  2010年,深圳市聯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生了一件大事。公司發佈通告,只要創新被採納,就有獎金獎勵。當年,這家公司就收到員工創新提案4000多個,最終採納1000多個。
  “當時員工的創新熱情真是高漲,下班就跑到圖書館查資料、做試驗,這一年的改進讓公司的發展加快了3年。”深圳市聯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海告訴記者,那一年,一線工人中涌現出好多個技術員。而前些年,當大學畢業的王海,躲在宿舍捧起書本的時候,總有工友嫌他煩,把他趕到走廊去看書。
  2011年12月3日下午,國內建築業的目光都彙集在深圳一個超高層住宅項目上。這個亞洲第一高住宅項目實現了一項業內之最。在兩棟樓之間,總重量近700噸、最大跨度35米的空中連廊在180米的高空平穩對接就位。這是國內運用液壓整體提升技術單次提升高度之最。
  在實現了這樣的對接後,人們就可以在180米的高度上從一棟樓走到另一棟樓。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是實現這一設計的施工方。“很多人都覺得建築施工企業不需要多高深的學問,其實根本不是。”周徹告訴記者,從設計圖紙到建築建成,施工企業會面臨大量的難題,如何把圖紙落實,需要公司員工大量創新。
  讀書是這家公司能想到的最好方法。
  “最近這幾年房地產業大發展,公司在超常規發展,很快面臨人才短缺問題。我們被逼得不得不去做職工培訓工作。”周徹告訴記者。
  2008年,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只有300多名員工,如今員工人數已經達到2000多人。用周徹的話說,項目上到處都是娃娃臉,最年輕的項目部副書記才23歲。
  這家公司下了狠心,每年按照工資總額的2%在財務中單列一筆費用,用在員工教育培訓上,而且規定每年必須把這筆錢花完。員工如果考上一級建造師,準備考試的所有費用報銷,每個月還能得到2000元的補貼。
  “公司總部的圖書館每周五白天開放。每個周五,我一進公司微信群,就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圖書館開門。”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圖書館館長說。
  就在今年,這家公司共取得創新成果13項,成果轉化8項,實行新型專利3項。
  “在深圳,許多企業踴躍參與到讀書月活動中來,一個個書香企業就是創新能力卓越、創意能力一流的企業。”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說,深圳強大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創意能力都與閱讀密切相關,無數大膽的設想和創意都來源於持續閱讀與勤學善學。
  從深圳成長起來的華為、中興、平安、招商銀行、騰訊、迅雷等大公司都不約而同建立起各自的企業大學,鼓勵員工學習閱讀。
  沒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深圳,已成為國內創新的領跑者。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深圳市申請國際專利達10049件,同比增長25.3%,占國內企業和個人申請國際專利總量的48.1%。這個數字是北京的3.4倍,是上海的11.3倍。
  在全球企業國際專利申請量排名中,中國共有4家公司進入前50位,其中,中興公司和華為公司居第2位和第3位,華星光電公司和騰訊公司位居第17位和第48位。這4家公司都屬於深圳。
  另一個衡量創新的緯度是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在深圳,這個數字為58.61件,高居全國大中城市榜首,也遠遠超過國家“十二五”規划到2015年每萬人3.3件的目標。
  一邊是大規模安靜閱讀的人群,另一邊是創新熱情的噴涌。在深圳,這兩者不動聲色地發生著巧妙的化學反應。  (原標題:閱讀涵養創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j33kjdp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